夜色的山林中,一个黑白相间的背影忽然出没,爬山模样可谓憨态可掬……最近,成都生态质量监测队伍工作人员前往成都市北部森林区域日常巡查时,发现了野生大熊猫“巡山”影像。记者联系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获悉,监测到大熊猫的红外相机布设在龙门山脉区域,正是2023年我市为监测哺乳动物布设的点位之一。自去年8月成都生态环境系统开展哺乳动物试点监测以来,已监测到多种重点野生动物。
红外相机拍下的大熊猫
“例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版)》中的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评估等级为易危(VU)的毛冠鹿和小麂(jǐ),都曾出现在镜头里。”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翟世明介绍,去年还调查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腹锦鸡、赤腹鹰、松雀鹰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分别为红豆杉和珙桐。
2023年以来,成都共布设了46个生态质量样地,涉及森林、农田、水体和城乡绿地4种类型,涵盖彭州市、都江堰市、邛崃市等16个区(市)县,主要监测植物群落和哺乳类、鸟类、蝶类、两栖类等指示生物类群。“去年是成都生态环境系统第一年开展哺乳动物、鸟类等试点监测,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对未来监测数据的动态分析、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翟世明表示,今年将结合我市生态特点,继续布设生态质量样地、样线,在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继续建设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逐步形成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服务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