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城街道光明东路上,宜兴首个一体化家政服务平台日前亮相。3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有家政劳务对接窗口和相关服务规范、收费标准,有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及大健康生活器具,有数据集成管理室、员工服务技能提升培训室等企业运行架构。“我们是宜兴最早创设的员工制家政企业,此次转型升级,主要是为了提升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效率,能够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来拓展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10月10日,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总经理陈才龙对记者说。
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成长为宜兴本地化的家政服务品牌。“如今的家电维修已经发展到全品类家电维修,技术力量完全是我们自行培养和累积起来的。”据陈才龙介绍,为客户节约时间成本是第一位的,譬如以手机上门维修服务为例,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这一服务场景正在不断升级,平台正在将单一的手机维修业务提升为集合手机、智能设备、机器人、无人机维修等3C数码及家电维修的综合性服务,并且纵向覆盖更多场景,包括提供原厂配件、高品质配件、安装等多样化服务,客户与平台的“黏性”增加了。
“人们称年长的人叫老人家,我们的服务对象中,一个老人就是一户人家。”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员工王梅娟说。在他们的提供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两万多老人中,半失能老人有420人,失能老人有21人。与王梅娟一样的员工有着统一“标配”:服装统一,一人一个工具包。打开工具包发现,工具配置体现服务内容的广泛性,体现员工的专业技能。理发器具、指甲剪、清洗工具、手电筒、服务对象健康档案以及鞋套、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等,一应俱全。每个员工能独立完成清洗油烟机、维修家电、擦窗户、厨卫设施维护、测量血压等工作,还能陪聊天、帮老人理发和修指甲、搬运大宗物件等等。每个员工的服务对象分布在5公里范围内,就近上门处置老人的各种诉求。
在宜兴,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面广量大,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体化家政服务平台设置了热线电话,1个号码呼入、16台热线电话同时接入,工作人员以随机工号排单形式接听,实现了中心全部服务种类的电话点单。接受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的老人都是高龄老人,为了防止服务对象因故“失联”,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采集老人信息时十分详细。譬如,一位老人,除去其本人电话号码外,还可以有8个直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一同列入数据库,包括亲属和左邻右舍,以备不时之需。
从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体化家政服务平台了解到,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专业提供保姆、月嫂、育婴师(育儿嫂)、钟点工、护工等家政服务外,还承接居民社区、写字楼、酒店、商场、公寓、银行、工厂、学校等各类物业的开荒保洁工程及日常保洁服务,对服务人员的资质认证、收费标准、服务内容都有规范要求和收费告知清单。截至目前,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体化家政服务平台拥有服务人员300人左右,并且在安徽、上海等地建立起引进来、送出去的劳务服务渠道,实现了家政服务企业品牌化、家政行业专业化、行业人员职业化、家政服务规模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的转型升级和提质扩容。(江南晚报记者 何小兵)
原创稿件,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