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研究解决技术难题)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机床研究院(以下简称机床研究院)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国内同行业一流科技队伍为目标,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创造性,千方百计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努力发挥企业进步助推器作用,在产品研发、技术储备、重大科技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助力星火燎原不懈努力。
研究院目前共有技术人员45名,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超过一半。这支充满智慧的团队,承担着公司的产品设计、电气设计、工艺制定、标准化审查、现场服务等工作。他们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完成了在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心血和汗水。
(创客中国优胜奖)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机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展海瑜,作为一名女同志,她不但肩负着公司产品研发方面定位、团队管理等重要职责,同时不辞辛苦,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可谓事必躬亲,表率示范作用有目共睹。由于她的辛勤付出,荣获2020年甘肃省劳模称号。
电气专业高级工程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效忠,三十多年坚守科研一线,在电气设计、产品调试、售后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同事的尊敬和领导的好评。去年,张效忠完成CK61315车铣加工中心的调试任务后,接着投入了多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装配和调试工作。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和潘强、马立贵、张宝生、吴明明、刘耀辉等人组成的调试小组,夜以继日,不休不眠,连续工作接近半年。目前,该产品已具备试加工条件。张效忠等人完成装配调试的这台九轴五联动高端设备,原本应由法国索玛公司专业人员装配调试,并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后,公司技术人员再介入此项工作,但因疫情严重未能如愿。于是,决定自己动手装配和调试,邀请索玛公司专业人员进行线上指导。张效忠等技术人员在机械部分装配完成后,决定由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水工匠”张宝生进行电器接线。大家同心协力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张效忠说,这台产品带有自动测头,是一台高精度、多功能产品,在法国也是最先进的。许多电器元件由法国进口,加之图纸、标识与国内的不同,工作难度非常大。自己多次赴法国索玛公司学习,看到过同类产品,所以就一边摸索一边干。当然,效率不能与轻车熟路的法国人相比了。他说,电器产品的更新非常快,特别是软件的升级更快。自己虽然干电气设计,但必须坚持学习,否则就适应不了形势的要求,这也是岗位的职责要求。
(俄罗斯用户对星火产品竖起大拇指)
高级工程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数控机床系列产品总设计师黄玉明,设计的数控芯棒车床多次出口俄罗斯,捧回了梅德韦杰夫奖,为企业赢得了荣誉。当年,俄罗斯用户在公司验收产品,他们看到超出预期的检验结果,当着公司检验员的面竖起了大拇指。去年,以黄玉明等10人组成的创新团队,带着他们研发的新产品CNC850精密车削中心,参加2021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一举夺取甘肃省企业组一等奖,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优胜奖,成为全国机床装备研发生产企业唯一的获奖团队,受到了组委会的奖励。
高级工程师董全宏,作为专用机床产品的总设计师,借助几张照片研发的多轴数控缠绕机床,首台产品就在军工行业一炮打响。该产品生产的缠绕制品比同类产品的性能提高了28%,使公司产品多年来进军军工市场的梦想变为现实。正是由于他和有关人员的付出,2020年,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复合材料缠绕设备创新工程中心,行业领导亲临创新工程中心成立盛典,时任市委书记亲自揭牌。
志高山峰矮,路在脚下伸。身材并不魁梧的高强,姓名与智慧高度统一。他主管设计的数控轧辊磨床是一台高端产品,曾经在展会上吸引了许多行业专家的目光,也是上级领导来公司调研必须参观的产品。
青年技术人员严鹤飞、张斌斌、徐燕等一批中青年技术人员,凭着自己的努力,短短的几年中就独当一面,成为技术骨干,挑起了产品研发的重担。他们主管设计的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用户好评。
这些名不见经传的科技人员,在机床研究院还有许多。正因为有这样一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才使这个团队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也许,在不明就里的外行来看,产品设计都是照猫画虎,但画出的虎既要形神兼备,更要占山为王。这些看似普通的技术人员,既没有发光的金字招牌,也没有“海归派”的头衔,甚至毕业于985大学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他们全都是在星火山沟里摸爬滚打,一天天苦其心志,累其筋骨“熬”出来的。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星火的技术人员就是胆大,什么产品都敢接。事实确实如此。对这些技术人员而言,虽然他们设计的产品还有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且与国际上同类先进产品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如果没有他们,星火的今天在哪里?星火的行业地位在哪里?
机床研究院的科研队伍虽然是由这样一支普通人员组成的,但他们肩负着星火燎原的重任。对此,展海瑜说,我们的工作并不完美,许多工作还没有做好,没有达到预期。
(数控缠绕设备交付用户)
为了企业发展,公司不但对机床研究院寄予厚望,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
在吸收、消化同类产品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CNCX630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力争在国内突破同类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并且做到大型化、国产化,使今后出产的同类产品更完善,同时提升设计、工艺、加工、装配技术水平。在公司数控缠绕机床产品已经进入军工行业的前提下,向民品市场挺进,而且已有后期技术研发和储备计划。
总结重型车镗床设计、生产经验,发挥自身优势,面向市场前景看好的重型专机市场,研发规格更大、性能更优的重型车镗床产品。
提升轧辊磨床产品档次,针对热轧行业开发专用机床,并以此为契机解决磨头的研发生产难题,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二次开发。
进一步开拓数控大型斜床身车床市场,将公司现有的加工直径¢850毫米,加工长度已经做到6米的产品,做到加工直径¢1000毫米,加工长度8—10米,实现同类产品国内领先目标。
在为用户提供智能生产线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内部生产需要,以花小钱办大事为原则,组建一至两条智能生产线。目前已经开始技术准备。
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按公司要求与专业公司合作,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装配车间建设。年内搭建基本架构,奠定信息化、数字化工厂建设基础。
服务生产,保证生产。以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大考核力度,保障生产经营顺利有序进行。
开展“师带徒”活动,发挥骨干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不断为年轻技术人员加任务、压担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早日成才。
……
(生产现场)
机床研究院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学习、提高、成长是每一个技术人员进步的必然规律。我们相信,机床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在公司的关心和院领导的带领下,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心中的梦想,完成自己神圣使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们拭目以待,时间会证明一切。